和目前的答案们不太一样,我很喜欢这一集。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也插一句,事实上九歌也好,秦时也好,我并不排斥这种多线并行的叙述方式,在九歌官博这一集的官宣下面,评论很多都是说着要看主角,觉得玄翦的戏份太多,觉得配角应当要一笔带过轻重有分,但事实上首先观众所看到的主角,其实某种意义上其形象的塑造与配角也有关联,譬如正因蓉姑娘和小高等一干人才让天明变的越来越有担当,正因项式一族、风林火山等人的追寻才赋予了少羽的坚持以更大的意义,同时,如果没有百越,如果没有玄翦,可能也没有现在的庄叔,没有无情又有情的纵横。其次虽然有些角色并不重要,甚至在秦时中已经不再出现,但是并不意味他们的故事不值得人知道,相反的,如果其中有情,那么就值得拿出来说一说,起码在我个人来看,秦时系列最打动我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无论是明月羽三人的友情,还是小高雪女、玄翦纤纤的爱情,抑或是大铁锤与燕人兄弟间的国家大义,噬牙狱里无名小卒献出生命想要救出盗跖的手足之情,这种种情感都值得说,也值得花上一集两集的心思,玄机这样做,在我看来是对每一个角色的负责,也是对故事的用心的诠释。
然后就是关于【典庆和玄翦交战】这一情节——就我个人的理解——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对的如果说错了请对我温柔一点(笑)——其实我是能理解通顺的。
就典庆和魏庸的关系这一点,首先从人物性格上,从秦时对典庆的人物塑造来看,除了对田虎及其一干让人一言难尽的手下以外,典庆对于三娘和不懂事的田赐都是很宽和的,哪怕最后死在田赐手上他也没说什么,这是个有慈悲与仁爱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上再看他与魏庸的关系,两人或有政见上的龃龉,但是毕竟二人同为魏国人,可能除非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否则谁会谁又愿意轻易地去怀疑自己身边的人呢?玄翦早有骂名在身,典庆当时又十分年轻,怒火攻心之下得到这一条线索便不加思考,作为我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从大局出发,韩宇也说过,锋刃向外可以御敌,向内便只能自伤,典庆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正如刚才已经提到的,典庆在国家内忧外患重重,自己又初出茅庐羽翼未丰的时候,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怀疑到自己人头上。
然而,其实这一集也埋下了关于典庆的伏笔了吧。一是下文中提到的,在纤纤怯于指出真凶的时候,典庆的神色有变化,或许此时的他也意识到了不对劲,只是综合我上一段所说的,现在的他不会,或许也不愿怀疑到魏庸头上。其二结合秦时里他无论如何也不愿和三娘自相残杀的情节或许可以猜测,典庆最后还是识破了魏庸的打算,而这一集的作用就是埋伏,在以后的叙述里或许魏国的灭亡和魏庸及其身边人的自相残杀有逃脱不了的关系,而典庆最终还是看到了这一切,才使得他对这种行为如此排斥。从一开始虽有动摇还是选择相信,到之后看到了残酷的真相,典庆的经历也是具有相当悲情色彩的。
至于在其他答案中——我印象里不是在这个问题下面——有知友提到魏庸和玄翦交锋了那么多句然后典庆才出场,典庆有没有听到二人对话之类的,首先在二人对话中,魏庸只字未提自己的野心,其次,唯一暴露二人关系的,是玄翦所谓“名单上的人都已经死了,我欠你的,也都一笔勾销”,这是一句隐晦不明的话,玄翦也未直言“名单上的人”与他们之间的恩怨是否有直接的关系。接着魏庸又很快将话头引到自己和罗网的关系上,而基于二人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玄翦同样也没有或者已经不屑再指出魏庸的野心,他只想带纤纤走,他的重心不在于事实真相,而在于纤纤。而这些不明不白的话即使被怒气冲天的青年典庆听到,他是否会凭着几句没头没尾的话就怀疑魏庸呢?恐怕也不见得。而且随后紧接着,他看到了玄翦的剑,从实证基础上坐实了玄翦的杀人事实,这时候的他选择和玄翦决一死战,其实是说得通的。
同时,如果要过分纠结典庆有没有听见玄翦与魏庸的对话这个问题,其实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和极力想要消除上帝视角融入故事之中的作者,则很容易落入罗生门式的情节中。在此我并不是说玄机的情节设置就是完美无缺,这个情节的处理也许需要更丰富,但是本身是没有逻辑硬伤的。只是如果要细致交代典庆如何得知消息,如何过来,如果完美躲开两人对话,或许又不可避免陷入了情节拖沓的问题中去。
【接下来是对玄翦和纤纤心碎爱情的小分析】
本集作为解开玄翦来历的最重要的一集,翻来覆去看的人当然是揪心又沉重了。关于玄翦我在另一个答案里说的很清楚了,(不知道怎么插入链接,要是有兴趣还烦请去搜索下玄翦以及我的答案……对不住对不住……)他只是一个情感层面上再普通不过的人。老实说他作为一个顶尖杀手,剑艺自不用多说,这一集最大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玄翦,纵观秦时九歌,和众多侠客不一样,玄机对于玄翦的表情处理很细致也很到位,就我个人看来,大概玄翦是目前为止面部表情最丰富的一个。
无论是看到孩子时神情的凝重(此时没有喜悦,大概完全在担忧孩子的母亲):

还是在遭到威胁时的愤怒与小心,不敢激怒魏庸:

以及他最终还是杀死大将军,孤身一人前去面对魏庸,带着不耐、厌恶和急迫:

当然还有他看到魏庸拿纤纤威胁他时的震惊,心疼与隐忍:

最让人心碎的正是纤纤挡在他的身前,他转头看到这让人最不愿意发生的一幕:


其实在第二张图之后的一秒两秒里,玄翦嘴咧开的幅度更大,哭的更加伤心,但是我实在是不忍心截下去,事实上不要说以剑为生的男人了,有几个大男人会在自己敌人的面前任由眼泪就这样出来呢,可是在玄翦的眼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九岁的小孩,因为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而咧开嘴大哭。
在对于个人情感的处理上可以参照玄机对小高和纵横二位的设定,在这里真的没有对比孰优孰劣的意思,大家拥有的都是神仙爱情,但是即使深情如小高,他也从来是波澜不惊的,更不用说鬼谷以闷著名的二位了。玄机正是通过这种种的细节,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或者说烟火气息的角色,与“剑客需要远离感情”这个设定背离,玄翦作为剑客,恰恰是为了感情才继续,为了感情才继续挥舞手中的剑,正是因为如此,这种纯粹又极致的为爱而生的人才拥有震动人心的力量。
当然了,这一集的画面也是很精良的,无论是漫天而下的箭雨:

还是纤纤挡在玄翦身前的决然:

从广角到特写,玄机赋予了二人感情浓烈又悲壮的意味。从明暗亮度处理上来看,以上图为例,纤纤和玄翦二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既为衬托纤纤的纯真美好,也侧面反映出玄翦的隐忍坚韧,更重要的,明亮的她,面对危险毫不畏惧的她,是照亮他的唯一的光。
更不用提她飞身而下只为与他相守的名场面了:

那一刻,天地失色,大约有风拂过她的耳畔,呼唤的依旧是他的名字。
事实上玄翦抱着纤纤投湖的一段也很值得分析,但是原谅我真的不忍心再看下去,只能说 玄机真的是发刀片的一把好手。在这样的重创之下,玄翦之后的遇人杀人,遇佛杀佛就解释的通了,玄翦,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也完全懂得并喜欢上了这个角色。(虽然二叔被他……唉可是我还是……)
同时,这一集也隐约交代了典庆的过去,事实上就我的理解,典庆并非鲁莽无心之人,在纤纤犹豫不愿说出事实真相时,典庆也有一瞬间的动容,结合魏庸急欲杀死二人,连自己骨肉也不肯放过,难道典庆心里就毫无怀疑吗?他在后来厌倦了战争,不愿意和三娘同门相残,安知不是因为当年错杀无辜留下的阴影?可见在权力的斗争中,只要入局,便无一幸免。
最后附上不成器的一首《声声慢•玄翦》:
门深月掩,染血西风,依依裙袂斜飞。阶上梨花撩乱,漫卷人衣。缠绵又添细雨,扰谁家、绿水春池。便竟肯,与伊人弄蕊,共候春归。
哪堪回头往事,终不待、杨柳似旧时垂。悔恨伤情多少,竟付柔枝。而今断碑玄剑,管前路、山水因谁。毕竟是,再无佳人影、与我相随。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uiduo.com/info/476244.html
标签组:[秦时明月之天行九歌]